四十五章 将启蒙学-《小小童养媳》
第(2/3)页
果然转过头,看见抬着头的小小,赵李氏满脸厌恶地开了口:“动作还不麻利些?当着自己是城里小姐呢?再磨蹭下去,豆子就该发芽了!”
果然是幻觉了。..
当晚赵家的主食便是苞米饼子。也难怪这个赵家并不常吃,新鲜的苞米粒子磨成浓浆,不用放任何作料,锅里少少地放一点油,拿勺舀了浆子摊下去一煎,便是一块金黄香脆的饼子。
莫说小小,就是天赐几个,都是第一次吃到这个,天佑夸张地吃了六个,撑得小肚子圆圆的。
不过想也知道这等吃食不能经常吃到,是以吃饭时餐桌上难得平静。
经过这一天,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前日赵李氏与陈氏的摩擦,休书更是无人再提。加之收获的粮食忙着晒干、过称、储藏,全家人都忙活起来,更是没人提起这些个不开心的。
寒露过后没的几日,村长廖大嘴又上了赵家一次。
全村的粮食都差不多收了,先前与赵明礼约定好的村童蒙学的事情,也该开始了。廖大嘴看好了日子,就定在十月初一,只要是愿意让孩子念几个字的,直管将束交了,带着板凳上学就成。
为了这个,赵明礼特意亲自带着刘管家拜访了学正王大人几趟。
先时不过因着自己是秀才身份,又在二郎治眼的时候受了人家的恩惠,需得拜谢一番。这次却是为了蒙学课本的事情。
小小这才知道,为了让各地幼童识字,朝廷特地刊印了如《千字文》《百家姓》《三字经》之类的简易读本。纸张虽说差点,但是好在是免费发放的,不用钱。
施州民风彪悍,这许多年来免费的读本在府衙仓库里积了一大堆,听说谭家坝有人来要,学正王大人高高兴兴地批了条子,给谭家坝批了三十套,还道不够再拿就是。
不过这也是在施州,江陵府、成都府那等文学鼎盛之地,这样的读本说是免费,实则也是有限供应的,毕竟人家那里都是求知如渴,哪里像施州,赶着送人也没的几个人要,还变成供大于求了。
自古不就是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吗?怎么这施州不同些?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