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墨西哥项目一期工程即使投产,只那么一点点生产能力,恐怕只是试产而已!” 李晴这话,让小李老板不由得想起刘征所讲的,墨西哥投产后,成本会比国内高很多。 也正是因此,不得不把这个项目分成三期。 李晴没说错,第一期即使投产,生产能力也并不很大,只是试产而已。 眼前看,李晴他们联系自己大哥这条路,恐怕还是非走不可了! 即使采购成本上升,恐怕也没办法。 另外,在小李老板看来,即使他们不去走这条路,恐怕雪莉也会这样做。 现在雪莉就是凭着李周工厂的货,针对李氏美国公司客户发起的攻击。 这一仗恐怕人家打得非常漂亮,那么,下一步雪莉一定要考虑货物持续供应问题。 仅凭李周工厂不到一半的生产能力给雪莉生产,肯定不够,肯定不能保证供应的持续性。 那么,李晴他们可以看到,李氏国内公司的生产能力尚有余量,雪莉看不到吗? 既然雪莉以主攻李氏的美国市场为方向,那么,就离不开李氏产品的风格。 因此,下一步,李氏工厂,恐怕就是跟雪莉争夺的主阵地了! 从这个角度讲,如果彻底放弃李氏国内工厂,也就相当于,彻底把这个主阵地拱手让给了雪莉。 想到这里,小李老板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! 看来,因为雪莉的竞争,不得不考虑,调整李氏美国公司的大方向了! 原来是想放弃李氏国内公司,跟他们分道扬镳,自己打造供产销一条龙。 可是,如果李氏国内公司直接跟雪莉合作,恐怕就是这一条龙极为强劲的竞争对手! 该怎么办?美国公司撤出的意愿,恐怕早就被自己大哥看穿。 也正是因此,大哥恐怕也不愿再跟美国公司合作! 小李老板非常清楚,自己大哥的主要目的是,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。 可是,美国公司订单的逐渐减少,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。 现在看,在大哥还没把自己的营销渠道真正建立起来以前,雪莉是最好的选择。 大哥的优势在工厂,弱势在营销,雪莉可以帮他弥补这个弱势。 大哥跟雪莉一旦达成协议,就是强强联合。 这些年来,自己在美国市场上,一直把雪莉压的死死的。 凭的就是李氏国内公司的供应,雪莉也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,一下打到了自己的七寸。 小李老板越想越后怕,但视频里却是一脸平静地对李晴说: “晴晴,如果短期内没有更好办法,可以先答应你大伯的报价,但需要有一个条件!” 这话让陈杰岳母和李晴都没想到,不由得一起看向小李老板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