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奉天子诏:” “朕承先祖之庇佑,国泰民安,子孙昌盛。” “今有皇子杨安,品性端正,德才兼备,天纵英姿,品质冲华,神鉴昭远,恭谦表志,仁孝居心,夙彰睿哲之风,宜册为皇太子。” “朕依祖宗之法,遵循天地之道,册封十三皇子杨安为太子,以正国本,愿太子能承天下之重任,继先祖之遗志,治国安民,护佑百姓。” “此诏书下达,咸宜遵奉,钦此!” 御道之上,司礼监掌印太监沈千秋立于朝堂百官之前,高声宣读。 其声音如震雷行于九天,传遍皇城大内。 沈千秋宣读完太子册封诏书,也标志着册封仪式的正式开始。 在这一过程中,杨安由引礼官引导进入大殿,进行一系列的礼仪程序,包括但不限于鞠躬、拜见、宣读册书等。 一系列流程下来,庄严而繁琐。 杨安就像是一个任人指挥和摆布傀儡,机械的听着礼官唱和,不断地鞠躬,拜见,行礼等,没有半分自由。 当然,在此期间,杨安也有接受朝堂百官和诸皇子亲王等人的朝拜和行礼。 苍凉的号角,呜咽起伏。 美妙的编钟,应和发声。 琴瑟笙竽,浑然一体,宏大天籁,震动人心。 当整个册封仪式完成,乾明殿外,手持彩绣礼戟的禁军一个个目光狂热,如敬神灵,不断山呼陛下万岁,太子千岁。 那一声声山呼海啸,如松涛回荡于群山万壑,在诺大的大乾皇城中回荡,余音不绝,声传九天。 相信用不了多久。 这一道道的声音便会传遍整个天京城,乃至是天下一百零八道洲,让大乾太子杨安的名号,彻底传遍整个天下。 自此之后。 杨安便一跃成为天下间最尊贵的大人物之一。 当然,乾明宫中的太子册封仪式结束,并不代表太子册封大典的结束。 他还需前往坤明宫朝见皇后,进行一场“拜见皇后”的仪式,借此来表达对皇后的敬意和尊重。 甚至等朝见完皇后,他还需要择日拜谒太庙,向先祖汇报自己的登基大典,表达对先祖的敬仰和纪念。 这一切结束之后。 方才代表着此次的太子封册大典真正结束。 ………… 太子册封大典结束。 杨安也从大乾皇宫中彻底搬离,入主东宫。 东宫是太子的住所和办公地点,因为在皇宫东边,所以被称为东宫。 虽然东宫依旧在大乾皇宫内,但东宫的配置却独立的。 杨安成为大乾太子,入主东宫,不仅有着相应的东宫属官,更是有掌握着一支独属于太子的卫军,即东宫六卫率。 此六卫为太子的亲卫,故而又被称为太子六卫率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