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轻微地抬起,向着前方推出。 一股雾气从舞台之上弥漫,向着观众席的众人笼罩。 若有若无。 这是一种只有你真正坐在音乐厅里面才能听到的声音。 你坐在家中,除非你购买了极为奢华的音响,否则你根本没有办法听到音乐之中那令人震撼的细节。 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在场的众人便非常清晰地听了出来。 他们,没有白来。 他们的选择,没有任何错误。 和声交响乐团的马勒第一交响曲,值得期待。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内容,陈秋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。 之前在东瀛那边演出的时候,他就已经将马勒的想法分析了一遍又一遍。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听这一首作品听了多少遍。 这并不是一首很短的曲子。 这是一首足足1个小时的作品。 但是在陈秋的耳朵里,整体走过最起码已经有100遍。 然而这个还不算完。 这个才仅仅只是开始。 陈秋还有听乐团的演出,还有分声部的去听。 单纯这一首作品,陈秋可能就听了有500多个小时,乃至于更多。 这些都是陈秋在平常的时候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积累。 现在,陈秋决定将这积累展现给在场的所有人。 告诉他们,乐团的实力,究竟有多强。 自己究竟是多么骄傲,能够与在场的众人配合。 陈秋的手指略微颤抖。 边上秦弦带着弦乐组的众人轻轻推着自己手中的琴弦。 他们的力量落在手中的琴弦之上。 力量的控制,简直令在场所有的弦乐爱好者毛骨悚然。 他们没有动作的变化。 他们就只是缓缓地推着手中的琴弓,让其与琴弦摩擦,从而发出那种如同薄雾一般的声响,在舞台,乃至于整个音乐厅,整个一千多人,将近两千人的音乐厅覆盖。 众人不由得略微咽下一口口水。 只要稍微学过弦乐的人,都知道这个究竟有多么恐怖。 弦乐的第一课,推弦。 将手中的琴弓搭在琴弦之上,然后推动手中的琴弦,让其放出声音。 不管是泛音,还是实音。 这些都要练习。 这些练习的目的,便是训练你的力量释放。 正常刚刚开始的人,声音拉的断断续续的,一会儿高一会儿低,这个不谈。 等他拉熟练了,音的质量统一了,这个才算是开始。 新人按照60的速度,他们最多拉4拍的重音,基本上音就到头了,拉不下去,只能换弓了。 稍微练习练习,他们才可以达到8拍的重音。 想要弄到16拍,就需要练习非常长非常长的一段时间。 如果想要更长,那么就更困难了。 然而这个还是重音,还不是像此时此刻秦弦他们所推出来的,如云雾般飘渺,如薄纱般细腻的音色。 音色的控制,力量的控制,两者相互结合。 他们在完全不换弓的情况下,构建起了一抹梦境。 让众人不由得沉醉。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轻微抬起,向着后方拉扯。 远处乐府的视线与陈秋接触。 他顺着陈秋向着后方拉扯的手指,一点一点地将自己口中的双簧管音色贴上,与陈秋的手指在共舞。 但是,是坠落的舞蹈。 他就如同夜空中的流星,甚至是很小的那种流星。 一闪而过。 很快便陷入沉睡。 这流星的出现装点了纯净的梦。 给众人留下一股回忆,想要追寻,却了无踪迹。 远处。 乐团的巴松管在乐府的声音消散后,缓缓走出。 同样的下行。 但是他不是流星。 他是流星的尾焰。 是流星存在过的证明。 乐团的巴松管虽然更新不多,但是实力相比较之前很明显强了不少。 特别是在管乐整体的水平实力上升的情况下,他对于乐府的这一声符合,简直完美地撞入众人的心窝。 巴松管的声音消散。 然而这并不是终结。 随着双簧管与巴松共鸣的消散,其他的管乐也在他们的身后出现。 那是流星。 管乐吹着那独一无二,只属于管乐的音色,从舞台上出现。 如同那一颗接着一颗,从天空中闪过的流星。 他们将天幕划开一道缝隙。 他们将这淡淡的薄雾吹散。 他们将这梦的涟漪拂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