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也是赶巧,书院最近正在招打扫藏书阁的小厮和厨房帮工的厨娘。 各有两个名额,塞点银子就能进去。 至于毛家,有点难度。毛家没有仆人的空缺,只能从别处下手。 不过也不是毫无办法。 毛家二少爷喜好结交好友,总是带一些朋友回府。 这些朋友,有一些住个三五日就离开,有一些则住了很久,二少爷也没追人离开过。 姜余欢来了兴趣,作为客人进府行动更自由。 “二少爷结交的朋友有什么特点吗?如何才能被他带回府中?” 六一说道:“这二少爷心地善良很单纯,痴迷于话本子。只要有故事,他就会把人带回府中。等了解完故事,了解完人,想要离开就可以离开,不想离开也不会说什么,还会好吃好喝地供着。” 姜余欢心道,不是巧了嘛,她在现代也是个写话本子的。 “他喜欢什么样的故事?” “只要足够少见。像才子佳人,穷书生富小姐,江湖大侠这些常见的话本子,他已经看腻了。他喜欢少有的,没听过的。” 姜余欢不知道如何才算少见,遂问道:“他最近收留的人有什么故事?” “最近收留的是一个少年,大约十八岁。这少年自幼生长在乡村……” 少年虽然是个儿子,但一直被苛待,每天吃不饱睡不好,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干。不止如此,撇开农忙时期,他还会去镇上做短工挣钱养家。 而他的大哥却被送进学堂读书识字,交的束脩都是少年得来。 少年在家勤勤恳恳,不曾有一句怨言,家里只送大哥读书他也没有意见。直到有一日他撞见在镇上读书的大哥出入烟花之地,挥霍他挣来的银子。 他去学堂一打听,原来大哥早就因为品行不端而被辞退。 少年怒不可遏,把大哥从烟花之地带出来。 大哥好事被打断,指着少年的鼻子骂。 少年忍无可忍把他被退学一事揭开,说他辜负一家人的期望和努力。 大哥没了脸皮,恼羞成怒,竟然说出惊天大秘密。 原来少年并非他的亲弟弟,而是梧州富商的幼子。 梧州人都知道,梧州富商杨老爷有一幼子,是杨太太一连生了五个女儿才得来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