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别说哲学家了,那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,都掰扯不明白。 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思维碰撞,没有标准答案,就是看个人的想法和思维灵活度。 有一说一,在P大求学的他们,在刚刚接触到这些科目,也是有老师提出并且解释过这个问题的。 不过,因为这个问题过于高深,考试也一定不会考,教授又讲得迷迷糊糊的,他们完全没听懂。 站在兴趣和好奇的角度,他们也是很乐意去搞明白这个问题的。 旁边的P大志愿者的沉默,早就是一直以来的背景板。 而沙发上这几个人的沉默,就与众不同了。 刚刚他们的话语,还是一簇簇不停抖动的红绸缎。 现在所有的语言都匮乏了,融成一颗红宝石,显得异常沉重。 刘教授也跟着在思考这个问题。 说实话,一直有人在研究讨论,只不过说出来的说法,都一个个被打败否决了。 她的脑海中,现在都还藏着很多错误答案。 建立又推翻,革新,不断进步,这就是物理学科的特性。 很多人认为,只有能够实际运用到生活中的实物,实验品,才是有意义的。 那些玄乎的理论,什么费马大定理,孪生素数猜想,一加一等于几,多是学术狗们的自嗨。 其实不然,理论的突破,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一环。 现代的各种网站密匙,就是依赖于一个当时人们觉得毫无意义的理论定理,解决了排列和设定的问题。 总而言之,理论和实验物理,重要程度是并行的。 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,在学术界的进步程度,可以说是微乎其微,基本没什么推进,找不到要领。 董老师今天提出了这个问题,难道是他又更新了理论,要发新论文了? 长时间的沉默,已经在暗示,大家对于这个理论,实在是一筹莫展,没有头绪。 几个志愿者也不再把眼神投到中央的沙发处,而是把心思收回来,认真地完成手头的工作。 早做完,早收工。 这样的反应,在董老师的意料之中。 他倒没有在这个王教授身上放什么期望。 王教授要是有什么高见,大概早就说出来,和大家讨论,甚至写一篇小论文了吧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