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受命-《指裂山河》
第(2/3)页
而战场上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兵,只有这样的兵才能让将军的命令达到真正的军令如山的地步。
这是一种自信!也是一种野心,彰显着枭雄的踌躇满志!
试问?谁能拥有文才、治才、将才于一身,又有谁能将军权紧紧地攥在手中?
除非他死,否则他的权力就根本不会为他人所夺。
李巍在想,要如何才能打败枭雄?李巍想到了――唯一战胜他的方法就是刺杀他,或者正面拥有比他更加强大的实力!否则,只能落败!
正当李巍挥起军旗欲要指挥军士阵形时,一个兵士上了云台报道道:“校尉大人,楚王有请!”
李巍只好将军旗交给了策旗官,跟着那个报道的兵士来到了军中白虎堂
白虎堂之中,全是谋士及身穿将军铁衣的将军。
侯景正在与大将军夏厚鸣对着楚地地图研究着楚地的攻守之势。
“李兄!”司马昭明朝着李巍问候了一声便又将精力集中到了地图之上。
至于孙逊,只是朝李巍拱了拱手,并且看了李巍一眼而已。
侯景和夏厚明停止了讨论,然后眼光一一掠过周围的将士及谋臣之后将目光停在了李巍身上。
侯景看着李巍问道:“李校尉,不知你觉得楚地攻守之势如何?”
李巍弯下身观察着驻地地图,沉吟片刻之后回答道:“楚地唯有城池、码头、水障及几座险要山峰可守。而交通枢纽之地并举要用,虽有高城可守,但如无重兵把守,一旦被围不须几日便会供给告急。
而码头、水障也需要重兵把守。几处险要山峰,皆在西面及南面,且非利我之地,以水军驻守为妙。所以,楚地攻守之势,以水为主,群山为障。”
侯景身旁的大将军夏侯明点了点头道:“我楚地可借江而下,直逼九江。”
李巍、司马昭明、孙逊沿着夏厚明的思路在地图上推演着。
司马昭明道:“神州大地,九江如同楚地那些交通枢纽一样易攻难守。我们顺水而下,而长江两岸,险要之地过多,要攻下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!”
孙逊同意道:“如果水战,我楚地必定是绝佳战场,绝无害怕他人来犯。但如果推至其他诸侯的领地,除九江之外,两岸险地皆是极大的威胁!”
李巍几乎要哑然一笑,但他闷在了心里。司马昭明及孙逊所说皆是要去夺取诸侯的地盘,而李巍自己则是在心里图谋,并没有具体表态。不过他也明白了,侯景要出兵了。
见李巍似有所思,作为枭雄人物的侯景自然看出了什么。
侯景朝着李巍侧了下脑袋问道:“不知李校尉,可有所得?”
李巍向侯景施了一礼,指着地图道:“王上,如果借江而下,先夺九江可作为军事供给站。然后图谋安徽即可!”
“哦~”侯景认真的听着李巍的谋策,“那你为何认为如何图谋安徽?”
李巍淡然,并没有笑,又低下身躯画着地图道:“楚地以水军为主,但长江两岸多山。若直下必然会吃亏。不如水陆同行,先以水军疑惑两岸敌军,再以陆军攻取险要。而其余之地,大多是平原之地,或围或攻看利益而行。但在这里~”
李巍的手在地图上指着江陵道:“此地最险,也是一大兵家必争之地。昔日西晋司马的水军在此几乎全灭,但由于东吴之主的错误决定让晋军直下江陵,而东吴的重兵又几乎皆是集结在了江陵,而金陵兵力与晋军相比过寡,于是晋军直取了金陵。然后,前后夹击,消灭了江陵驻军!”
“江陵?”侯景眉头一皱。
“是的,江陵。”李巍抬起了头,看着侯景道:“只要取得了江陵,再以九江为辅助,然后牺牲一定的代价取得当涂北面牛堵山,再不惜一切代价攻下牛渚矶的天门险势,即可不断发展,将安徽纳入楚地版图之中。这样一来,江南一带就几乎成为了我们的囊中之物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