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逢纪来访-《三国曹昂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曹昂连连点头,“先生说得甚是,当rì孙坚就该将这传国玉玺交给盟主,rì后再转交给朝廷。当今天下,只有盟主有资格为天子保存这玉玺!”

    逢纪听了曹昂的发言,心中很是高兴,他笑着说道:“子修啊,今天我过来是有这么一件事来与你商议,就是军中的粮草问题。现在盟军的所有粮草都由盟主、韩馥和袁公路三人提供。只是咱们现在到处扩军,粮草的压力很大啊!

    过去盟主按六千人的份额给你提供粮草,现在你部已经扩编到了万余人,如果按实额提供,盟主的负担很重啊!你看看能不能少要点粮食。当然了,马上就要过年了,等过年的时候,盟主也会多给你部提供些牛羊,不会让你们吃亏的!”

    曹昂听了此言,不由得皱了下眉头这段时间他也听到过风声,没想到这袁绍居然先将预算砍到他的身上。曹昂苦笑着说道:“先生,您也知道,我前不久在荥阳被李儒伏击,损失甚大。幸好迫降了徐荣所部,这才勉强恢复了元气。如果再克扣士兵们的军粮,那些个凉州士卒感觉待遇下降,说不定就会造反啊!”

    逢纪知道自己的要求有点儿过分,自孙坚走后,曹昂所部是唯一一支敢于与凉州军硬拼的劲旅,而且曹昂对袁绍极为尊重,几次三番为袁绍解围。而其余诸侯却对袁绍阳奉yīn违,根本就不听话。如今让忠于袁绍的曹昂蒙受损失,逢纪也觉得有些个过意不去。只是现在诸侯都不愿意裁撤人马,袁绍迫切需要有人带头起个表率作用。想想曹昂最为听话,也只能先让他做出些让步,rì后再对他加以补偿。

    还没等逢纪说出补偿的话来,曹昂沉声说道:“先生,你也知道,前不久河内太守王匡将轵县托付给我,我也能从那里得到一些个粮草物资。而且老家谯县有时也能给我运输一些,了做补充。这样吧,为了支持盟主,我想办法裁撤三千士卒,让他们去轵县就食,多多挖些野菜吧。至于我的本部,只要七千人的粮食,您看如何?”

    逢纪感动地一把抓住曹昂的手,动情地说道:“子修,有你这样的下属,实在是盟主的福气。我们也不能让老实人吃亏,这样吧,我替盟主做主,将轵县、沁水、河阳、温县四地交给你驻守,所有的县令、县尉都由你来委任,这样也能解决你部的粮草问题。至于你的本部,我们按八千人给你供给粮食,绝不会拖欠!”

    曹昂听到此言,心中有些个高兴。其实这段时间他正好准备裁撤三千老弱冗兵,让他们前往轵县驻守,正好卖袁绍一个人情。不过,逢纪这样大咧咧地许诺,可靠吗?

    曹昂笑着说道:“能有八千人的份额,再多兑上些野菜,也够部队吃的。只是叔父说将河内的四县之地交给我,王匡叔父那边会不会不乐意?毕竟他才是河内郡太守啊!”

    逢纪笑着说道:“贤侄放心就是。王匡最近逼迫河内郡的百姓,民愤甚大,许多百姓被他抄家灭族。前几天有许多人来袁盟主这里告状,请盟主做主将他撤换。”

    曹昂轻轻点了点头。现在讨伐董卓已经告一段落,接下来就该轮到群雄逐鹿了。现在袁绍手中只有一个渤海郡,对韩馥的冀州垂涎已久,而河内郡临近冀州,能够为袁绍提供一个前出阵地,袁绍肯定不会放过,不可能再让相对dú lì的王匡继续掌控这一要害之地。

    曹昂挠了挠头,低声问道:“王匡毕竟也是咱们讨伐董卓联盟中的重要人物,就凭几个百姓的供词就将他撤换,天下人会不会有意见啊?当然,如果袁叔父想要兼任河内郡守,那凭借袁叔父的威信,肯定能降服四方,不会有人提出质疑。”

    逢纪微微一笑:“盟主忙着讨伐董卓的大计,没有时间来做这个太守。不过有一人很是合适,就是并州的张杨。至于王匡,咱们当初没杀胡母班是对的,他已经招供,从洛阳出发负有董卓给予的秘密使命,负责联系王匡反水。胡母班可是王匡的亲妹夫,他们两人没有勾结你信吗?反正我不信!”

    曹昂听了此言,连连点头,“还是盟主和先生明察秋毫,我当初还被他们所蒙蔽,还为这胡母班求情,险些犯下了大错啊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