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周瑜墓前的争吵-《阴山道士笔记》
第(2/3)页
“我笑你无知,笑你白痴,笑你没看过三国正史。”我丝毫不掩饰对他的鄙视。
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,我一字一眼道:
“公瑾,古有“姿质风流,仪容秀丽”之赞,即使后世亦有美周郎之称。纵望公瑾一生,只爱小乔一人。足见公瑾之专情,身处封建朝代,即使再美丽的女人也可以当做一样货物,若为权势,周瑜大可把小乔献给曹操换取荣华富贵,但是他有吗?”
“公瑾才占天下三分,弱冠之年许伯符,横扫江东,立不世霸业,伯符死后,公瑾大可将江东占为己有。公瑾有么?江东风雨飘渺之际,你可曾见,是谁第一个占出来,稳定了孙权的地位。才冠三国,却宁愿甘居人下,只为与伯符兄弟之义。这样重情重义的人,你敢说他无情无义?”
“中军将内退蒋干,擒黄祖,赤壁挥羽扇,谈笑间破曹瞒雄兵百万。识人才,得鲁肃。为江东添虎将一名,虎铠燕翎,伦巾飞扬,一骑白马,三分天下。曲有误,周郎顾。一曲长河,万世流传。这样的一个男人,你说他无才无识?你敢吗?”
我连问了三个问题?与郑阳争锋相对,丝毫不落于下风。我承认,我是偏激了,可是我也不知道,我为什么会这样偏激,或许是因为我太喜爱周瑜的缘故。他在我心中的地位,不逊色于那写出满江红的岳飞。
郑阳听了我的话后,丝毫不显急,反而言辞凿凿的反驳:“即使是真的,那又怎么样,还不是被诸葛武侯他老人三气吐血而亡,有什么可以值得自豪的。”
“三气周瑜,纯属子虚乌有。草船借箭,不过是写书人为了美化诸葛亮捏造出来的而已。周瑜病死之时,是在建安十三年。那时候诸葛亮才被刘备刚请出山,两人根本就没有过任何的交接,何来的草船借箭,何来的三气周瑜。”
“再者说了,三顾茅庐,当真可笑,时逢天下乱世,民不聊生,居然还有人可以鞠躬于南阳,高卧隆中,口口声声说不求闻达于诸侯,却自比管乐张良,刘备死后他还掌握了整个蜀国大势,你不觉得这英雄,虚伪了一些吗,功欲心太重了一些吗?”
说完之后,我不再理会郑阳,而是静静的站在周瑜墓前,凭古怀悼。可叹一代人杰,赤壁旁羽扇纶巾,借东风破曹瞒。千年之后,一场历史无法掩盖的史迹,却徒劳为他人做了嫁衣
“你混账……”争吵不过,郑阳憋红了脸,再也无法保持他那翩翩君子的形象,踹了周瑜的墓碑一脚。
接着,就握着拳头向我冲了过来。
所有人都没想到郑阳的反应竟然如此激烈,一场骂战,居然演变成了一场打斗。
他赤红着脸,扬起拳头狠狠的朝我胸口来了一拳。
可是……当我握着拳头,准备反击的时候,他却一个趔趄,跌倒在了地上。而且他击在我身上的拳头,居然一点力气都没有。
当他跌倒之后,我握着的拳头,也停在了半空之中。在外人的角度看,怎么看都误以为是我打倒他的。
“陈海生,你这是干什么,我请你来,不是让你打我朋友的。”姚依容骂着我,扶起了郑阳。
我没有说话,只是皱起了眉头。
这郑阳是在干什么,装可怜,博取同情吗?可是为什么他脸色苍白,全身冒着虚汗,连脚都站不稳了。论身材他比我高,论拳头,他比我大,怎么会这么不禁打?
在几个男人的帮助下,姚依容把郑阳扶着上了车,回去那古堡休息。
郑阳被扶走之后,我仍旧愣在那里。
不知道为什么,我觉得他的样子,有种说不出来的奇怪。但怪在哪里,我又说不出来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