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几次劝告,元振那小老弟就像是完全没能意会到他的意思,还以为他是在客套,并嫌弃元景琛那年轻人。 虽然……他确实有点嫌弃。 毕竟世族和非世族,到底还是相差很大。 闻家除了他这一脉,其他几脉也是遍布各地,身居要职。 元家却只有元振一脉较强,其他不是经商,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户,甚至元家祖上还是卖跌打药酒的商户,不过后来延续到元振祖辈,也就是组建镖局的那一代,突然立了功,与一郡主结亲。 才会有后来元振迎娶敦肃候府之女的好事。 不过不得不说,元家到底还是有些时运所在,当初的镖局并未解散,甚至还发展得极好,元振儿时还是在镖局里长大,走南闯北锻炼出一把子好功夫,以及深厚的阅历。 更难得可贵的是,他不曾放下书籍,可惜后来元振父亲出了事,才导致他本欲参加科考走文臣的路子彻底断了,转而弃笔从戎。 元家看似子嗣不丰,一个个倒是挺优秀,就算是想要弃笔从戎,也得有那本事才行。 事实证明,元振延续祖上运道,闯出一条传奇之路,成了一个活传奇。 据说此人在江湖上,也有许多友人。 不过这些都是别人家的事情,闻有道不认为别人家需要像他宠闺女那样宠如意,所以他担忧的废寝忘食,左思右想,还是决定不把闺女嫁过去。 令他意外的是,他以为会和自己站在同一个阵线的如意,竟然叛变了。 闻如意决定嫁过去,还说:“在水下被轻薄了,不嫁有点亏,嫁过去,成为对方的责任,应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报复。” 如此脸红耳赤的话,却被她说的如此平淡,闻有道想生气都生不得劲。 甚至仔细想想,还觉得挺有道理。 自家闺女决计不是吃亏的性子,闻家又有足够的后盾,他的职位又不敏感,便是日后几位殿下乱起来,估计也无人前来拉拢。 更何况,世族不讲究做个纯臣,不管时局怎么变,便是南夏覆灭,他闻家都能稳稳当当。 闺女嫁过去,好的话自然是皆大欢喜,若是不好,回来就是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