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小学时光(年味)-《复数重生》
第(2/3)页
自己费心费力的改变老叔悲惨命运,一点鞭钱,连个利息都算不上。
买好鞭炮,小哥俩一边放划炮一边往家回。
中午,饭前先放一挂鞭。
不知道是什么习俗,反正很多家都这么干。
年三十儿的饭点,那是放鞭炮的高峰时段,外面噼里啪啦声一浪接着一浪,一浪高过一浪。
听着外面的鞭炮声,一大家子人围坐一张大圆桌。
倒上各种饮品,举杯,说上两句吉祥话,干了,动筷。
臀下坐的折叠凳,胸前是张折叠桌,脚下铺了层地板革,黑白格图案。
你问怎么不是木地板?
94年才刚有复合地板,这时没点见识的,都不知道啥叫木地板。
晚上,奶奶把在外面放鞭的孩子喊回来,该吃年夜饭了。
饭前,还是先放一挂鞭。
饭后,大家先打会扑克。
八点,准时收摊儿看春晚。
一曲《千秋万岁为大年》拉开了春晚序幕。
这一年的春晚一共有三十九个节目。
看会春晚,出去放会鞭。
放完鞭炮,在回屋看春晚。
来来回回好几次。
放鞭的时间节点一般都在小品之后。
春晚的小品火啊!
老少皆宜。
只要电视里一演小品,各家各户就会有人在屋里扯着嗓子喊:“演小品啦!快过来看啊!”
然后正在忙着下棋、打扑克、包饺子的人们就会放下手里的活,一溜烟的跑到电视前看小品,看完小品再接着忙活之前的事儿。
临近十二点,春晚的舞台上开始倒计时。
十!九!八!七!六!五!四!三!二!一!
新年的钟声敲响了!
大家开始拜年。
父辈儿先开始,然后才是孙子辈儿。
从老大开始。
爷爷奶奶端坐在椅子上。
大爷带着大娘先磕头,说:“爸!过年好!”
然后再磕头,说:“妈!过年好!”
爷爷奶奶连说“好”。
接下来是陆野的父母。
再接下来是陆野的叔叔和姑姑。
父辈拜完,才轮到小辈儿。
说来奇怪,父辈磕头,孙子辈鞠躬,陆野一直没明白这里面的玄机。
父辈儿拜年什么都没有,孙子辈儿的拜年有压岁钱。
只是这压岁钱最后去了哪里,谁也说不准。
陆野从奶奶手里接过一张灰色的百元大钞,直接揣进兜里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