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二次出幸-《五代十国往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田令孜冥思苦想,终于想到一条财路。

    除了税收,朝廷另一大进项就是盐铁专营之利。

    之前,安邑、解县(两地均在今山西省运城市)有盐池,隶属中央盐铁使,盐铁专卖一直是朝廷的重要收入来源。现在,这两地盐池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控制,每年只往中央进贡三千车食盐而已。

    于是,田令孜下令恢复原来的编制,并亲自承包了盐铁专卖业务(两池榷盐使)。这样一来,没有中间商赚差价,盐铁专卖的巨大利润流入田令孜的口袋。

    王重荣当然不会坐视奶酪被动,不断上疏抗议,朝廷派特使宦官调解。

    无果。

    【向左转,齐步走】

    与虎谋皮,当然无果。

    田令孜也不会寄希望于“调解”,他的对策是移镇,下诏三镇互移:

    调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赴镇泰宁军;

    调泰宁节度使齐克让赴镇义武军;

    调义武节度使王处存赴镇河中。

    同时给河东李克用下诏,命李克用护送王处存赴镇。

    义武王处存上疏朝廷,说易州刚刚遭受了卢龙军、成德军的侵略,形势不容乐观,不敢轻易离开,何况王重荣有收复京师之大功,又无过错,也不宜轻易地移镇,否则会动摇天下人心。

    王重荣则列举田令孜擅权、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,上奏朝廷。实际上,这相当于一份“讨田阉檄文”了,战争的阴云又笼罩在了长安上空。

    对于二镇或软或硬的抗争,田令孜置之不理,再发一道诏书,命令王处存即刻上路,少废话,想抗旨吗?

    王处存无奈,只能奉诏上路。当他抵达晋州城下时,晋州刺史关闭城门,拒绝王处存入境。王处存只好原路返回。

    田令孜暗中联合了静难(邠宁军改名为静难军)节度使朱玫、凤翔节度使李昌符(李昌言之弟,李昌言已死),组成“中央关西军”,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了准备。

    既然王重荣不肯奉诏,那“中央关西军”就师出有名了,打你个抗旨不遵。

    王重荣向李克用求救。

    此时的李克用正在积极招兵买马,扩充军力,他回复王重荣,说自己打算集结北方蛮夷部落,先南下干掉汴州朱温,报上源驿之仇,再挥戈西进,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扫平关西集团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