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年后天气逐渐暖和了起来,开春之后,红星生产队就得忙起来了,筹备起春耕的各种事宜。 这天,姜姝发现宋保田又在不断的唉声叹气。 看着愁眉苦脸的宋保田,姜姝关切的问道,“叔,遇到啥烦心事了,和我说说呗,指不定我能帮上忙呢。” 对上姜姝关切的询问,宋保田如实说道,“上面通知了,让咱们生产队明天去县城再接一批新来的知青。” 姜姝立马秒懂了宋保田为什么会叹气了。 毕竟不是每个下乡的知青都像她这么“省心”。 大多数下乡来的知青都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废材,只会成为生产队的累赘,根本没法创造出任何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价值。 “叔,这是上面的安排,你就不要抱怨了,船到桥头自然直。 叔,你不用为这个事焦心,我已经想出带领咱们红星生产队多上好日子的法子了。” 宋保田听到姜姝的安慰,只能往好处想,希望明天新来的知青能和她一样,勤劳聪明又能干,帮助生产队蒸蒸日上。 姜姝安慰完宋保田,就被宋艳红喊进房间里织毛线去了。 关于新来知青这件事,姜姝并没有当回事。 第二天,宋保田按时去到县城,将新下乡的知青给接到了生产队。 这次新来的知青数量更多,听说城里现在养不活那么多人口了,只能号召越来越多的青年下乡,减轻城市的负担。 这次新来的知青,一共有五个人。 三女两男,本来已经非常头大的宋保田在接到这么多人的时候,顿时傻了眼。 要是男同志多一点还好,女同志身子弱,活儿干不了多少不说,这城里的女娃娃大都娇气的很,很多都是打不得说不得的。 宋保田带着五个知青返回生产队的路上,一句话也没有说,心情糟糕透了。 几个下乡的知青从来没来过乡下,来到生产队,见这里的条件这么差,都是各种嫌弃。 其中几个知青说了两句瞧不起乡下的话,惹恼了宋保田,立即对他们进行了一场来自贫下中农的思想再教育。 到了红星生产队,和之前一样,宋保田先是带着几个知青来到大队部,领取提前预支给知青们的粮食,然后再送他们去知青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