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秦淮和赵诚安跟在周师傅后面接着往下吃,吃到后面开始能吃到一些味道还尚可的点心。 秦淮算是发现了,周师傅指点学徒是有顺序的。他会先从最差的开始指点,因为前面他的耐心最好,面对这种特别差的不会直接爆炸。而且这种越指点越渐入佳境的过程,可以很好地锻炼他的心态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师傅指点学徒也是修心。 秦淮也只能替周师傅这个行为编到这里了。 接下来的几天,秦淮基本上都是这么过的。 每天早上9点到知味居吃早餐,一边吃早餐一边看周师傅骂苏乾,每天都有新骂法。 然后开早会,听八卦和看各位大师傅们中门对狙,顺便吃牛餐。 吃完午餐,秦淮等周师傅指点完苏乾就可以开始后厨巡吃。即使赵诚安跟秦淮说过,周师傅平时很少指点普通学徒,一个月能有一次就不错了。 但是自从秦淮来了知味居,基本上每天中午这个时间点周师傅就会开始指点所有普通学徒,挨个骂一遍,精进自己的语言和心态,也就是修心。 下午时间段通常比较自由,周师傅会在指点徒弟的空闲时间做一点自己想做的点心,比如蛋挞和芒果千层。 这个时间段也是秦淮最快乐的时间段,他不光可以看周师傅做点心,还可以等点心做完之后立刻开吃。基本能做到蛋挞畅吃,秦淮先吃,秦淮吃完剩下的蛋挞就拿出去卖。 而秦淮本人可以说是完全不做点心,纯看,纯吃。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吃,从早吃到晚中间基本上不带停,偶尔嘴巴有休息的时候还要帮周燕试吃她的白玉鲜虾卷,给秦淮吃得都有点想请假了。 不为别的,就为了给胃放一天假,让它少消化一点东西。 这一天天的,这么吃真的吃不消。 当然,秦淮在吃点心之余还吃了很多瓜,他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看赵诚安他们做点心的。 赵诚安三人都是非常成熟的点心师傅。王嘉一是名副其实的大师傅,实力自然不用多说,周燕能够自主研发新点心,实力自然也摆在这里。 就算是三人中有伤仲永嫌疑的赵诚安,做出的点心也可以说是无可挑剔。秦淮觉得他的点心大约能稳定在B级,距离A级差点火候,就算是赵诚安最擅长的开酥类点心也没有能够到达A级的。 但这已经很出色了,秦淮觉得赵诚安距离做出A级的点心只差一点个人风格。 是的,个人风格。 秦淮这几天纯看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,王嘉一、周燕和赵诚安基本属于一个点心师傅到大师傅的三个阶段。这三个人的特点也非常鲜明,王嘉一基本确定了自己的个人风格,周燕还在摸索阶段,而赵诚安是完全没有。 秦淮不能说赵诚安点心做得不好,也不能说他有什么问题。论步骤,论细节,赵诚安的点心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,完美得像是从教科书上复制下来的一样,但是最大的问题也在于这个复制。 太死板了。 都说秦淮做点心模仿能力很强,但秦淮觉得自己至少模仿的是对应点心师傅做的点心,他是在模仿对方的风格。赵诚安更像是在照抄教科书的答案,可偏偏做点心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,也不知道赵诚安是从哪儿买的教科书,从哪找到的答案。 他无论做什么点心都是同样的状态,他做出来的点心用抽象一点的说法就是没有灵魂, 而赵诚安本人似乎也不是很在意这个东西,他明明是三人之中最有个性的人,做出来的点心却最没个性。他每天点心照做,所花费的时间并不短,也不像谭维安那样爱偷懒,做出来的点心却都一个样,看不到任何进步,也看不到任何进步的空间。 至于苏乾精英学徒,实力实在是有点菜,不提也罢。 纯看了几天,秦淮和赵诚安三人也算是基本混熟,不光能听懂他们日常聊的八卦,有的时候还能插几句嘴,可以说是很好的融入组织了。 秦淮觉得,他这样纯看的日子不会太长。 虽然周师傅没有说为什么要秦淮就这么天天看,秦淮也很识趣地没有问,但是秦淮心里隐隐已经有了答案。 就如周师傅所说,有的时候想学东西不一定要上手做,靠眼睛看也能看出来。 三个鲜活的例子摆在眼前,秦淮又不是瞎子。 又是一个纯看的下午。 王嘉一依旧在做他个人风格明显的点心,周燕照例在研究她的白玉鲜虾卷,赵诚安则是一通胡做什么点心都能尝试展示他的点心池。 秦淮站在边上静静的看,试吃白玉鲜虾卷,顺便聊天。 赵诚安在做钳花宫灯包。 他的钳花宫灯包做得非常标准,作为周师傅的爱徒,赵诚安的指法技能可以说是相当合格,且审美非常在线。他在做其它点心可能会被垢病的过于死板的特点,放在钳花宫灯包这种因为造型很重要,相对来说要稍微死板一点的点心上反而会成为优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