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六章 神仙聚会(下)-《走进不科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一个理论在没有得到最终的证实时,无论它多么优美多么符合逻辑,它都没有办法获得诺奖。
    一如爱因斯坦,获奖的原因不是相对论,而是光电效应。
    可寻找希格斯粒子的难度嘛......
    举个数据吧。
    希格斯玻色子仅在大约每十亿次质子碰撞中出现一次,而且它的寿命与欧鳇一样极其短暂:
    它会在不到万亿分之一秒后再次衰变。
    因此希格斯粒子不能直接测量或观察,它只能通过它留下的衰变产物来追踪。
    不幸的是。
    这些由基本粒子组成,例如光子对、μ子或z玻色子,当无数其他碰撞产物衰变时....
    它们也会释放出来相似或者相同的一些痕迹。
    因此想找到希格斯粒子,实在犹如大海捞针。
    lhc从2008年开始启动,直到2012年7月,方才找到了希格斯粒子的踪迹。
    这也一举将希格斯本人推上了神坛。
    在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前,希格斯大概属于朗道排名3档的物理学家。
    但在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。
    他直接窜到了1.5档以上,接近1档。
    如果擅自把朗道排名再做个细分,希格斯大概能在1.2到1.3左右。
    便是在人类历史物理学家的总排名上,希格斯也能稳居前50。
    在现如今的物理界中。
    他大概和19年去世的盖尔曼同档,略逊色于杨老、正在icu的格拉肖以及21年去世的温伯格。
    某种程度上来说。
    希格斯就和马克来来是球盲鉴定器一样。
    那些所谓的物理排名中能见到他的一不定准——因为他有可能排很靠前,也可能很靠后。
    但没有希格斯的排名,一定不准。
    如今的希格斯已经94岁高龄了,去年才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,身体一直在恢复中。
    他能够亲自前来现场,徐云确实有些意外。
    不过转念一想,这种行为倒也合理。
    毕竟暗物质这东西,可是整整三代科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呢......
    希格斯怕不怕死徐云作为非当事人不知道、也没资格做猜测。
    但可以肯定的是。
    如果不亲眼见证这次发布会,希格斯即便是死,也决然会心有遗憾。
    求知欲胜过了对死亡的恐惧,所以他出现在了这里。
    当然了。
    求知欲再旺盛,希格斯的年龄还是摆在那边。
    接近十个小时的长途飞行,令他的精神相当萎靡。
    因此除了那位川蜀高官上前问候了一声外,希格斯没与任何人打招呼,很快便被带离了现场。
    待希格斯离开后。
    侯星远再次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。
    并且保持了站姿,没有坐下。
    徐云注意到。
    此时航班信息上最近的一个架次,都还要二十分钟落地呢。
    即便来者的行李不需要自取,算上通行时间,至少也要半个小时。
    也就是说......
    处于对方的身份或者贡献,侯星远要在这儿白站半个小时。
    纵观现如今的物理界。
    享有这种资格的大老,全球都不过三指之数。
    这又会是谁呢......
    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。
    在时间接近午夜零点的时候。
    特殊通道的尽头,传来了一阵车轮滚动的声音。
    半分钟后。
    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推着一辆轮椅,出现在了特殊通道处。
    轮椅上赫然坐着一个小老头,脸型偏方,头发灰白中带着少许黑亮,脸上带着少许的老人斑。
    更关键的是.....
    这是一位华夏人。
    这是今天到现场,第一个独立出现的华夏人。
    在见到此人的瞬间。
    啪啪啪——
    不需要任何示意,所有人都拍起了手掌。
    更是有几位年轻人,激动的喊出了此人的名字:
    “杨老!”
    .........
    注:
    为了避免撕逼提前提示,杨老不是最终的压轴之人,杨老在现今只能说稳稳位居前三,但想要说是第一还是有些极端了,下章会有介绍。
    双倍期间,求点月票......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