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都是台岛到港岛,走深圳湾,一条路线。” “一起采购不只没有竞价,还方便跟厂商压价。” 开心脸上有着明显的惊讶,带上些郑重,出声问道:“多我一家抢食,尹生就收一家。” “号码帮,新记一个个都来,点解呀?” 尹照棠冷笑一声:“一个行业有老忠跟胜和,还有外人插手的机会,那我和你都别再出来混了。” “而且,我跟你合作,是看在内地的面子上,一起做爱国商人嘛。” 开心明白跟尹照棠共同批货,真是百利无一害。 毕竟,一涨一压,每台call机可以多出上百块利润。 都不用怕台岛工厂抱团。 因为,国内是未来最大的call机市场,不做国内的生意,等同放弃制造业。 让给港岛,深城,新加坡机会! 送进粤省的call机,可不止在粤省消化,有大量内陆省份的商人,会来到粤省批货。 带回老家售卖,又是一笔利润。 南下淘金,已成风气。 左手劝道:“开心哥,我大佬可不是同每个人都合作的,不要浪费机会。” 开心越是细思,越觉得好,忍不住心动,举杯起身赞道:“尹生高见,但有一句话要讲在前头,我的货得在汕首上岸。” “将来汕首电子市场,只能卖我的货。” 尹照棠顿时知道开心的难处,但不能打保票,起身道:“在汕首上岸冇问题,但内地分销的事,不归我管。” “省内市场各有竞争,内地的代理商,一定真要踩进汕头的市场,也同我冇关系。” 上头在粤省内设深城,珠海,汕首三个经济特区,其实相当于是鼓励竞争。至少保证省内有一个特区,可以通过港岛窗口起来。 最理想的状态,是三大特区同时起飞。 珠三角完美成型。 而在早期,珠海和汕首是有基建优势的,深城以宝安为基础,是白纸上作画,优点缺点都很明显。 上头不肯定深城一定能起来,所以,在十八年代早期,特区政策都是一致的。深城的地位,是一次次首长视察的肯定,一张张外贸成绩单积累起来的。 一个省内也许会有多个制造中心,分布着不同业态,但一定只有一个集散中心。北方是中关村,长三角是虬江路,珠三角是华强北。 尹照棠百分之百敢肯定,深城的分销商一定会跟汕首打起来,要是开心跟汕首牵扯太深,最理想的合作方式将会破灭。 同时,开心都不要想再有前途,跟着汕首混,一秒挨六棍。 但开心跟汕首搭上线,并不是跟汕首多亲近,只是有人脉在汕首,要找财路自然会靠过去。 在有更好的门路下,跳船都简单。 开心心里早有一个破局脱身的办法,看到尹照棠有诚意,有格局,决心亮出底牌。 他深吸口气,端起酒杯,出声道:“在赤柱的时候,有人讲江湖上多了个财神爷,叫作神仙棠。” “今天,我见到神仙的手腕,但都没见到神仙的气魄。整天到台岛进货有什么意思,我出资到美国买技术,在新界建一个组装厂,直接出口到内地。” “管他们在省内打生打死,最后都要卖我们的新界货,不知尹生觉得好不好啊?” 第(3/3)页